监管部门多举措支持物流金融发展 市场规模有望在2026年超50万亿元

新华财经   随着国际金融发展以及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加速,物流金融应运而生,并成功推出和发行了各类金融商品,成为行业创新经营模式的排头兵,也为金融市场服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平台。为让更多企业获得物流的有力支撑,今年4月份以来,通过开辟融资“绿色通道”等方式,有关部门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物流畅通。

专家表示,中国广阔的市场为物流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今年年初《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往来将更加密切,伴随着物流产业发展而兴起的物流金融,在为金融开辟了一个新领域的同时,也为未来国际合作提供了更多机会。


多举措支持物流金融发展

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物流行业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高度相关。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金融委员会的调查显示,物流企业的贷款融资需求被传统金融机构满足的不足10%,尤其是公路运输公司由于规模较小、位置分散,传统金融机构为其贷款的比例不到5%。近年来,为满足相关企业的实际需求,让更多企业获得物流的有力支撑,我国政府部门接连出台供应链金融的相关政策,鼓励发展物流金融。

4月份以来,有关部门积极出台多项政策,支持物流畅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此前印发通知,通过开辟融资“绿色通道”,要求金融机构要主动跟进和有效满足运输企业融资需求。其中,对承担疫情防控和应急运输任务较重的运输物流企业开辟“绿色通道”,提供灵活便捷金融服务;对于因疫情影响偿还贷款暂时困难的运输物流企业和货车司机,支持金融机构科学合理给予贷款展期和续贷安排,并且多措并举加大对航空公司和机场的信贷支持力度。

同时,银保监会、交通运输部也联合出台相关政策,如提出“有针对性地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支持具有国家高速公路分流作用的省级高速公路建设”“依法合规做好政府收费公路项目配套融资”“支持保险公司参与公路交通建设”等。

人民银行此前还宣布将尽快推出1000亿元再贷款支持物流仓储等企业融资,对此,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特别是物流行业遭遇了较多困难,此时引导广大金融机构为物流畅通“踩油门”,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考虑到物流行业企业因抗风险能力较弱、缺乏合格的抵质押物、资金周转需求“短频快急”等特点,在融资中往往处于不利位置,董希淼建议,“应积极采取开辟绿色通道提高审批效率、加大对物流行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定向支持、创新动产质押类贷款产品等方式,对暂时遇到困难的货运物流企业和从业人员给予延期还款、减免息费、便利续贷等支持,从而进一步提升物流行业自身韧性和服务能力”。

物流金融市场规模有望在2026年超50万亿元

作为一个复合型的新兴产业,物流为制造业、工业、金融业等周边产业创造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受益于政策鼓励,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如传统的商业银行、电商平台、信息化服务商、物流公司、第三方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等纷纷开始布局供应链金融领域。

京东作为国内较早布局物流金融领域的企业之一,基于其在物流领域的实践,京东科技很早就在尝试拓展物流金融服务。京东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基于京东生态的物流场景创新及资源挖掘,到外部行业的物流企业合作共建物流金融产品,京东科技目前围绕“仓--运”三大物流场景建立了物流金融产品生态体系,提供了包括质押(动产/仓单)、物流保理、订单融资、租赁融资(设备、仓房)、票据融资等多种金融产品。客户涵盖了大宗、快消、冷链等多行业头部仓储服务商、物流运输企业(传统物流,网络货运)、贸易经销商及品牌商。

埃森哲曾在一份研究报告中预测,2030年物流金融在整个物流供应链行业占比将达到15%。而物流相关建设作为我国的新阶段社会发展的基础建设,我国物流业将运行在合理区间,长期向好的态势不会改变。据前瞻研究院测算,2026年,我国物流金融市场规模预计能够达到51.88万亿元。

为未来国际合作提供更多机会

在全球供应链趋紧的形势下,国际物流大通道对稳外贸具有特殊意义。而物流作为促进国际贸易畅通的重要抓手,是促进沿线国家贸易畅通的重要基础设施。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今年一季度,中国对东盟进出口额达1.3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4%,占到中国外贸总值的14.4%,东盟重新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对于伴随着物流产业发展而兴起的物流金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张莉表示,其在为金融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的同时,也为未来国际间合作,尤其是中国与东盟间经贸往来提供更多机会。

以京东云为例,北京金达以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原T1航站楼为中心改造建设了中国-东盟生鲜产业园区,并以南宁为节点建设通达全国枢纽城市的生鲜物流链路。京东云为金达打造了鲜活生鲜全球直采直供B2B2C平台—“JDT1”中国东盟一体化交易平台,实现全链路数字化打通、线上线下实时互联,建立起直采、运输、暂养、销售、配送的全产业链智能运营体系,通过数字化解决大生鲜行业痛点,最大化压缩供应链的中间环节,联通产业资源,提升流通效率。联结全国30个以上的主要城市投资建设活鲜暂养池,“与时间争鲜”,将东盟和全球的生鲜更快速地送上中国消费者餐桌。

当前我国开展的物流金融主要有融通仓、物流银行、保兑仓、贸易融资和仓单质押,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张莉认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金融行业仍处于发展的早中期阶段,尚未形成成规模、成体量、标准化的行业运营模式。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物流需求也必定会水涨船高,而企业融资缺口的增加会进一步拉动物流金融行业的发展。对此,张莉建议,中国发展物流金融可以通过借鉴国外经验,完善信用体系等方式,建设现代流通体系,提高国内外产业链供应链的运作效率。拥有更好的政策环境后,中国各细分物流领域企业也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前积极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发展,助力内循环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信息社联合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管局,共同打造面向东盟的物流金融指数,以物流金融为切入点,通过建立量化评价和监测体系,打造物流金融运行的数字化工具,加强数据互联互通,促进实现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有机结合,打造陆海贸易、金融创新和物流畅通的数字新联接,助推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省(区、市)在产业发展、贸易流通、跨境结算、交通运输等多个领域加强合作,进一步深化面向东盟的开放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