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物联网技术金融应用指南》 构建金融物联网应用新框架

2025年5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布并实施金融行业标准《物联网技术金融应用指南》(JR/T 0338—2025)。该标准由人民银行多家分支机构及各类银行机构共同参与制定,旨在规范物联网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创新应用,推动金融业数字化转型与安全发展。

一、标准框架与核心内容

《指南》系统构建了物联网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架构,该架构由设备层、通信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四个层级构成。其中:

1. 设备层涵盖物联网非金融设备、金融专用设备和物联网金融设备三类;

2. 通信层支持有线/无线多种网络形态;

3. 平台层包含物联网平台、金融平台及其融合形态;

4. 应用层则实现各类金融场景的物联网应用。

二、三大应用模式详解

《指南》创新性地提出三种应用模式,每种模式均提供两种实现路径:

1. 金融平台融合模式:通过在金融平台嵌入物联网模块,实现物联网数据与金融业务的融合;

2. 物联网平台扩展模式:在物联网平台中构建金融模块,引入金融数据服务;

3. 独立平台模式:建立专门的物联网金融平台,实现双源数据整合应用。

三、关键技术规范

1. 功能要求:

设备功能:支持异常处理、精确定位等能力

平台功能:实现多协议设备接入、智能分析等

通信功能:全面支持IPv6等新一代协议

应用功能:满足多样化业务场景需求

2. 安全保障体系:

设备安全:涵盖物理安全、数据安全等七方面要求

平台安全:建立从接入到运维的全流程防护

通信安全:规范蓝牙、Wi-Fi等传输标准

应用安全:强化权限管理及运行环境防护

四、典型应用场景

《指南》附录展示了六大示范场景:

1. 信贷抵押品智能监控

2. 金融机具全生命周期管理

3. 租赁资产融资管理

4. 智能家电自动支付

5. 商品防伪与信用增强

6. 智能车载支付系统

该标准的实施标志着我国金融物联网应用进入规范化发展阶段,为金融机构开展物联网创新提供了系统化指导,将有效促进金融科技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动产质押监管 动产监管 仓储监管 第三方动产监管公司 仓储融资监管 动产融资监管 仓储第三方监管公司 动产质押第三方监管公司 河南动产监管公司 河南仓储监管公司河南货物质押监管 担保存货管理 仓单质押融资管理 活体质押融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