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产监管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及化解方法

动产监管公司在业务活动中,面临着各种风险,特别是在经济下行时期,经济矛盾突出,监管困难增大,考验着动产监管公司的责任心和智慧。打开百度搜索一下,我们可以看到有的监管公司面临大量的诉讼索赔案件,有的动产质押监管公司甚至昙花一现,由此腰折。这里总结了笔者十多年的学习和操作经验,疏漏之处,敬请斧正。

一、动产监管公司可能会面临的风险

1、动产监管过程的操作风险

因动产监管公司认识不深入、制度不健全、管理不严格、监管员培训不到位、巡视不及时、解决问题欠缺方法等原因在动产监管操作过程中形成的风险,主要表现形式包括:

1)、监管人员的道德风险‌:如监管员和出质人勾结私自放货,造成质物不足。

2)、监管员违规操作‌:未按规定流程接收书面解押指令的情况下办理解押放货。

3)、监管员业务操作不熟练‌:对于质物盘不到位或未按规定盘存,造成质物不符合约定

4)、未按项目事实和委任方要求设计监管方案或监管方案设计不合理‌:如监管环境不达标、交接环节不明确、盘存节现实等。

5)、监管制度执行不到位‌:如监管员配备不足、出质人不及时在相关表单签章确认等。

6)、质押物未作事实转移,保存在出质人仓库:这是监管项目遇到最多的情况,出现的风险问题也最多。

7)、质押物在第三方仓库监管‌:监管公司缺少控制手段,出质人与第三方仓库恶意串通,如出具假货物权属证明等‌。

2、监管协议风险

动产监管公司为实现业务量,协议约定承担了超过行业通行的法律责任或协议中有责任约定不清法律风险,主要表现形式包括:

1)、承担不应承担的责任‌:如质物权属、内在品质认定仓单回购等责任。特别是有些委任方要求监管公司承担保证责任。

2)、监管责任不清‌:由于相关法律对监管公司监管责任的界定不清晰,协议文本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存在不确定性。

3、委托人转嫁风险

委托人风险是指委托人为了自身利益转嫁给监管公司的风险,主要表现形式包括:

1)委托人转嫁风险‌:委托人工作人员没有调查确认质押物权属而指令监管公司在有关文件上签字,可能给监管公司造成质押物权属风险。

2)委托人工作人员的疏漏没有亲自或委托专门机构检验质物的质量,而是出质人自己检验,可能导致质物质量不合格。

二、动产监管公司如何化解动产监管风险

1、做好监管前置调查

在质押监管介入前,详细了解出质人的财务状况、生产经营状况、信用信誉度、法律法规意识等。了解质押物的详细状况,包括但不限于质押物的储存、流转等情况,动产监管公司可以制作实用的调查报告模板,方便调查人员快速形成报告和搜集必要的资料。

2、设计监管方案

与质权人和出质人充分沟通,制作符合该监管项目实际的动产监管方案和操作流程,在动产监管过程中便于取得他方配合。

3、引入第三方担保

要求出质人通过第三人信用担保及自然人联保的方式来控制和转移质押监管风险

4、为质押物参加保险

一般投保财产综合险并附加盗抢险。

5、应用动产质押监管业务信息管理系统

通过应用信息管理系统,使管理更加规范化和信息化,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风险

 

6、配备驻场监管员

根据现场情况,配备驻场监管员时遵照持证上岗、以老带新的原则。

6、严格遵守拟定好监管方案和操作流程

上面的动产监管方案是针对个案专门拟定,经各方认可并能够取得配合的方案和流程,监管员要严格遵守。

7、严守制度不走样

公司的巡视制度不能走过场,培训制度不能成形式,奖罚措施要到位。

8、往来文件要存档

在动产监管过程中,质权人的指令,各方的往来文件原件要及时归档。重要事件和人员的必要联系记录要保存。

9、突发事件反映迅速

严守突发事件操作流程,反映迅速、到位及时、取得质权人的支持解决得越快对监管公司越有利。

三、防范动产质押监管风险的经验和建议

众储第三方动产监管公司自2015年从事动产质押监管服务以来,已经过了十年在历程,在十年的动产监管实践中,历经了如企业清算、破产、盗抢、强制出库等形形色色的非常和违约违法事件,最终都得以化解回归正常轨道,保证了债权的安全。在动产监管过程中,我公司没有发生过责任安全事故,没有发生被索赔或被起诉案件,动产监管业务健康运营。我们的做法是:

1、学习 学习 学习

在各种知识和技术更新突飞猛进的时代,动产监管公司要办成一个学习型的公司,重点是相关法律知识、司法解释和行业判例,只要你学了,你就自然知道怎么做。

2、制度 制度 制度

制度不仅要完善,更重要的是执行,只要全公司都熟悉制度、用制度管理、按制度操作,大多数的风险都会被挡在门外。

3、责任心 责任心 责任心

不用说,行内人士都知道动产质押公司操作人员责任心的重要性,要把每一个工作人员都教成有责任心的人,心操到了,那还会有那么多的风险。

4、突发事件

出现突发事件,预示着风险就要来了,所以要高度重视,取得质权方甚至司法部门的支持,措施要得力、处理要果断,方法要灵活。

5、法律就是保护伞

不仅要遵守法律,更重要的是学好用活法律,就是我们常说的学会用法律为武器保护自己。

需要指出的是每一个动产监管项目都有其特殊性,甲公司的经验并不一定能用于乙公司,请批判性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