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数据信用破除融资壁垒,中小企业迎来千亿金融活水,动产监管公司迎来广阔发展空间
来源: | 作者:第三方动产监管 | 发布时间: 2025-10-26 | 81 次浏览 | 分享到:

一份由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在全国范围内掀起金融创新浪潮。中小企业的交易数据、物流信息、订单合同等,首次被赋予与房产、土地相当的“信用资产”地位。在这一过程中,动产监管公司作为“物的信用”的管理者,作用日益凸显。

 

“通过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经营数据直接转化为企业信用资产,融资变得更便捷高效!”襄阳保康某现代农业公司负责人感叹道。该公司依托平台数据,凭借经营流水、行业特点与研发能力等维度信息,成功从工商银行保春支行获批400万元“科创贷”。

 

01 政策突破:七部门联手推动金融创新,动产监管公司角色凸显

 

20258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鼓励金融机构基于“数据信用”和“物的信用”,依托大数据与场景应用,为产业链中小企业提供应收账款、存货、仓单、订单融资等服务。

 

《意见》强调,要利用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探索不依赖核心企业信用的“脱核”供应链融资模式,支持企业征信机构整合产业链数据资源。作为“物的信用”管理的关键主体,动产监管公司在存货、仓单等动产融资业务中,承担着实物监管与风险控制的重要职责。

 

02 创新实践:“脱核链贷”破解融资难,动产监管公司助力风控

 

日照银行在港口、建筑、制造、医药等行业推出“脱核链贷”业务,与产业链企业、金融科技公司系统直连,构建“产业、生态、企业”三张数据图谱。

 

“脱核”并非脱离核心企业,而是突破对其“主体信用”的单一依赖,将供应链金融嵌入产业场景,依托数据信用、交易信用与物的信用,构建新型数字化产业金融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动产监管公司作为第三方监管机构,对作为融资担保的存货、仓单等动产实施专业监管,保障“物的信用”真实有效。

 

在港口领域,日照银行与山东港口集团合作,整合订单、物流、仓储等全流程数据,推出“橙港通”脱核产品。上游供应商仅凭真实交易数据即可获贷,动产监管公司则对相关港口货物等动产实施有效监管,确保融资安全。

 

03 数据赋能:信用平台成效显著,动产监管协同发展

 

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建立,为企业融资开辟了新路径。在安徽蚌埠,平台已成为金融活水惠企的重要通道。

 

蚌埠某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虽拥有多项专利,但缺乏传统抵押物。徽商银行蚌埠分行借助平台调取企业跨行资金流全景报告,结合企业与公共事业单位的交易信息及上下游资金往来数据,*终审批通过3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

 

在动产融资实践中,动产监管公司与信用信息平台协同作用,共同构建“数据信用+物的信用”双重保障体系,提升中小企业融资可获得性。

 

04 多元探索:各地创新金融服务,动产监管模式不断丰富

 

甘肃形成特色供应链融资模式,招商银行兰州分行落地中征平台全国首笔线上“脱核链贷”业务,为某省属国企上游供应商在线授信177万元。该行首创“交易信用+主体信用”双维评级模型,利用大数据与智能风控替代传统确权,实现全流程线上“零确权”融资,动产监管公司则在相关环节提供动产监管支持。

 

湖北推出“数易贷”产品,认定首批239家数据产业链“白名单”企业,并首创数据信用增益模式,根据企业数据流通与应用成效,提供10%30%的授信额度增益。随着数据资产化进程加快,动产监管公司在数据相关权益管理与动态监控方面也迎来新的业务机遇。

 

05 成效显著:融资环境持续改善,动产监管需求上升

 

金融创新成果逐步显现。在蚌埠,接入平台的金融机构已达15家,累计查询9361笔,授信2046笔,总金额43.5亿元。其中,基于资金流信用报告的纯信用贷款达801笔、金额14.5亿元,惠及525户企业。

 

日照银行“橙筑通”产品累计为135家上游供应商注入超16亿元资金,保障钢材从出厂到工地全链条畅通。该行通过对接核心企业采购平台,研发“橙链通”产品,业务范围从农机扩展至通信、汽车等行业。动产监管公司作为供应链金融的重要参与方,在存货监管、仓单管理等环节持续发挥专业作用。

 

06 未来展望:数据信用重塑金融生态,动产监管公司大有可为

 

《意见》提出,到2027年基本形成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成熟金融体系。未来,金融机构将进一步把服务新型工业化纳入长期战略,加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投放。

 

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将持续完善,推动金融机构深化信用信息开发利用。产业专家库与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也将逐步建立,为信贷决策提供支持。

 

截至20257月末,金川集团累计实现全流程线上融资474笔、金额10.64亿元,业务覆盖全国15个省(市),未出现一笔不良贷款。

 

在甘肃定西,蓝天马铃薯公司构建“核心企业+中征平台+银行+联合社+合作社+农户”六位一体供应链融资体系。金融机构累计为其上游提供融资2.53亿元,服务种植户超6万户,订单履约率从70%提升至95%

 

数据正成为企业的新型信用资产,物流信息、应收账款、真实交易记录等“沉睡”资产被唤醒,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新通行证。在这条信用重构的道路上,作为“物的信用”管理的关键执行者,规范的第三方动产监管公司必将迎来业务发展的新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