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产质押管理服务规范都规范了什么?
2025-03-20 18:25
由中华人民攻略商务部批准发布的《动产质押管理服务规范》,主要对以下方面进行了规范:
一、业务模式与参与主体
三方关系界定:明确出质人(货主)、质权人(银行)和监管人(物流企业)的权责分工。监管人受质权人委托,在质押期间按指令对质物进行监管。
业务适用范围:规范动产质押监管作为物流与金融结合的创新模式,旨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实现企业-银行-物流三方共赢。
二、操作流程与技术标准
质物评估与准入:要求对质押动产的权属、价值、保管条件等进行严格评估,确保质物合法性及可监管性。
动产监管技术规范:包括质物盘点、监控设备使用、仓储条件(如温湿度控制)等技术标准,确保质物安全。
三、风险管理与责任划分
风险防控机制:强调监管人需制定应急预案,防范质物损毁、灭失、权属纠纷等风险,并对监管失职导致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权责清晰化:明确监管人需对质物数量、质量动态监控,并及时向质权人报告异常情况。
四、登记与备案要求
统一登记制度:根据《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办法》,动产质押需在央行征信中心登记系统进行公示,明确登记范围包括原材料、半成品、仓单等。
登记内容规范:要求登记信息需包含抵押人/质权人信息、担保范围、债务履行期限等关键条款。
五、行业自律与合规管理
企业资质评估:对从事质押监管业务的企业,要求具备相应仓储资质、风险管理能力和信用评级。
信用信息管理:通过统一登记系统实现动产担保信息透明化,避免重复质押等欺诈行为。
规范通过标准化业务流程、强化风险管控、明确责任边界,推动动产质押监管业务合规发展,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制度保障。同时,与《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办法》等法规衔接,构建了从登记到监管的全链条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