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上海仓储新政助力企业多维提升
近日,上海市政府发布了《优化提升本市物流仓储设施及服务行动方案(2025-2027年)》和《优化提升本市物流仓储设施及服务支持政策》,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目标、新措施与新政策,对于推动上海仓储业、引领全国仓储业进一步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与现代化建设,必将产生重大促进作用。中国仓协金融仓储分会,致力于研究存货(仓单)融资业务发展,以“加强金融支持,推动金融机构与优质仓储企业合作,大力发展仓单和存货质押融资等供应链金融服务” 这一政策为导向,助力优质仓储企业在设备设施、服务能力、标准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升级,为金融仓储业务相关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支持,共同推动上海仓储业的高质量发展。
一、提升仓储设施设备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政策强调“提升仓储设施设备数字化智能化水平”,要求仓储企业在硬件设施和技术软件方面进行全面升级,以实现金融仓储业务的便利化、高效化,并与金融机构实现数据共享。
1、引入智能设备:仓储企业应积极引入智能分拣系统、自动化立体仓库等先进设备,提高仓储作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通过优化设备配置和作业流程,提高仓储作业效率和准确性。
2、加强信息化建设:通过实现仓储作业的数字化、可视化管理,确保质押货物的数据实时、准确、透明。
二、服务能力延伸,提升供应链管理服务
政策提出“支持仓储企业向供应链上下游业务延伸,建立集采集配、报关保税、运输分拨、订单管理等供应链管理服务能力”。通过与上下游业务的合作,掌握仓储物流数据,协助供应链金融做好相关服务能力:
1、供应链金融服务加强:仓储企业可基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实际需求,提供定制化的仓单质押、存货质押等金融服务。
2、供应链管理能力提升:仓储企业应积极拓展服务链条,通过掌握上下游供应链业务数据,为金融机构开展存货(仓单)融资业务提供数据支持。
三、完善标准体系建设,规范行业秩序
政策提出“建立健全仓储设施标准体系”,“加强仓库国家星级标准和绿色标准评定结果的应用”,这要求仓储企业提升标准化管理,以提升金融仓储业务的服务质量和风险防控能力。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依据国家标准,针对仓库开展了星级仓库、星级冷链配送中心及绿色仓库等的评价工作,并针对仓储企业运营管理方面进行了“金牌服务企业”及涉及金融仓储的“担保存货管理企业”的评价。这些评价工作有助于金融机构在选择合作的仓库及优质仓储企业时提供参考。在金融仓储业务方面,中国仓协组织修订的国家标准《仓单要素与格式要求》,适用于仓储活动中仓单的出具和使用,进一步提升仓储物流企业仓单规范管理水平,下一步金融仓储分会也会基于国家标准《仓单要素与格式要求》展开相关的标准宣贯,特别是针对仓单融资方面,金融机构如何选择优质仓储企业,选择合适的仓单融资模式,进行具体的案例分享。同时,为提升金融仓储企业的标准化开展业务操作,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立项的团体标准《金融仓储业务操作规程》正在征集起草单位,旨在通过规范存货融资业务,提升业务的安全性,更好地服务金融机构。
四、培养专业人员,提供专业服务
优质仓储企业同样需要优秀的人才管理,充分重视人才培养,建立完善的人员培训体系,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更好的服务金融机构。中国仓协金融仓储分会针对金融仓储管理企业,定期举办“金融仓储专业技能培训”系列课程,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企业提供系统的学习。5月23-24日,中国仓协金融仓储分会将在上海举办第五期“金融仓储经理人”专业技能培训。为从事或计划开展存货(仓单)融资业务的监管企业、仓储企业、技术型企业、及金融机构、供应链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提供专业培训。课程内容包含:
(1)仓储与仓储融资的市场及行业发展情况、(2)金融仓储业务流程管理、(3)法律风险管理、(4)货权风险点及解决方案、(5)
数字化金融仓储解决方案、(6)期现结合风险防范、(7)电子仓单的出具与运营(8)自有仓储的存货融资业务实践等,全面提升仓储企业服务金融机构的能力。